蚊子为什么还不灭绝?实在是太烦人了!? |
发布时间: 2024-01-30 被阅览数: 260 次 来源:中泰兴盛 |
快了。1、动机上,通过蚊子传播的疾病(登革热、疟疾、黄热病、寨卡病毒、丝虫病、日本脑炎、西尼罗河病毒、基孔肯雅热等)每年造成几亿人患病,数十万人死亡(大部分是贫困地区的孩子,实际数字或许更高),这个数字已经足够让人类下杀手了。 在一个造成无数同类痛苦死去的事情上,大谈哲学和情怀似乎并不那么合适。 2、代价方面,蚊子(双翅目、蚊科)的生态位非常容易取代,你平时在小区里看到的成群的“蚊子”,其实大部分是不吸血的摇蚊(双翅目、摇蚊科),二者的生物学差异像猫和狗一样大,但是生态位却几乎是重叠的——户外灭蚊灯噼里啪啦杀死的绝大部分都是无辜的摇蚊。 另外,蚊子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它是一种比较糟糕的食物(丫太“瘦”了,以至于必须吸血才能顺利繁殖),“蚊子的天敌”们食谱中一般也只有2%左右是蚊子(当然也取决于环境)。包括蚊子的幼虫——孑孓,也有太多同生态位的水生生物可以取代。 一些岛屿上的实验也证实了,区域性消灭蚊子并不会造成可观察的生态冲击。担心蚊子的灭绝导致全球生态大崩溃,跟担心春运导致板块错位地壳崩毁一样没有道理。 3、“正义”的角度,蚊子并不是第一个因危害严重而被人类有计划地功能性灭绝的物种,天花病毒有话说、牛瘟病毒有话说(1994年发起全球根除牛瘟计划,2010年成功结束)。担心“开启潘多拉盒子”的朋友可以歇歇了。 至于对一些生物技术、基因技术的担忧,不妨去隔壁反转战场大展神威。 4、技术是最大的限制,但很快就不是了。2016和2017年,研究者在广州的两个岛屿通过释放感染沃尔巴克氏体的蚊子,将这些居民区的蚊子的数量减少了94%(截至2017年)。这项研究结果被发表在2019年的《Nature》杂志上。 可以说,人类早已经有了远不止一种的有效控制蚊子数量的能力(并且不需要付出特别高的成本)。目前正在以最审慎的态度对这些技术进行着不断地评估,同时也在努力面对很多出于某种信仰而反对新技术的舆论压力。 个人看法,这项技术的全面推广不会太久。毕竟中国虽然很好控制了疟疾,但登革热仍然高发。知乎上的朋友,应该都会有机会享受到(几乎)没有蚊子骚扰的夏天。(说几乎是因为蚊子可在野外生存,不像病毒,没了感染者就彻底没了,而且蚊子可随风迁徙,不那么容易完全绝迹)。 不必太急,新的东西需要时间被接受;也不需要太过抗拒,毕竟相比于其他因人类而灭绝的物种而言,我们对待蚊子已经展示了最大程度的耐心和温柔。 |
相关新闻 |